
放射性测井法利用放射性射线与地球岩层相互作用,通过测量放射性来测量钻井地质剖面的地球物理参数,主要有伽玛测井与中子测井两种方法。放射性测井仪包括放射源与探测器两部分。
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或者中子射线等高能辐射对人体有着很大的伤害,因此在使用放射性测井法时,对于辐射的安全防护不容忽视。而且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测井法,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约有6000 多枚放射源正在开展相关放射源测井工作,其中高风险放射源共有600多枚,约占10%。这使得放射性测井对于辐射安全与防护技术规范有着迫切的需求。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放射性测井辐射安全与防护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项相关单位征求意见。
《规范》分为10个章节内容,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辐射安全防护装置与工具、放射源贮存及实验室要求、运输时辐射安全防护要求、使用时辐射安全防护要求、放射性测井单位安全管理要求、事故与应急章节。规定了从事放射性测井活动中应遵循的辐射安全与防护技术要求,包括辐射防护及监测、放射性测井安全操作、安全防护装置及工具、放射源贮存及运输、测井单位安全管理、辐射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内容。
一方面,标准规定了放射性测井仪的使用规范,有利于测井工作人员正确开展放射性测井作业、放射源运输、贮存等工作,减少测井作业及放射源贮运过程中相关人员受到的辐射危害,确保辐射环境安全,推动放射性测井行业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标准规定应尽可能通过辐射监测监控装置掌握放射源实时状态,根据放射源贮存、使用、运输情况配备充足的 X/γ射线和中子射线监测等仪器,这对于辐射监测仪器市场扩大和辐射监测行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