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气候预警 气象监测任重道远

   2020-07-12 仪器网10
核心提示:自然灾害对于我国来说始终是一个无法规避的话题。由于占地面积大,经纬跨度大,我国自然灾害总体呈现出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
自然灾害对于我国来说始终是一个无法规避的话题。由于占地面积大,经纬跨度大,我国自然灾害总体呈现出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风险大、灾害损失大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自然灾害都无法预计,事实上,通过对气象气候的深入研究,我国在部分自然灾害的预防及预警措施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
 
总体上来说,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分布以及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种类,一定程度上和所处地区是有一定联系的,而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如果能掌握这个规律,就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而掌握规律的方法自然就是气象监测。
 
不过先抑后扬,我们先来说说气象监测的弊端。气象监测总体上来说是通过记录气象变化,从而对区域性气候进行记录、推算、预报的技术。而这种技术的缺陷便是无法有效、准确的推断地面灾害的发生,例如地质灾害、地震。当然,我国目前用于地震预警的技术主要是围绕在线检测网展开的,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那么气象监测可以用于哪些自然灾害的预估的?首先自然是气候性的灾害天气,例如暴雨、风雹、低温冷冻;其次是天气间接引起的自然灾害,例如干旱、洪涝。不过,究其气象监测本身,却也并非一件易事。
 
总体上来说,气象监测是一个不同仪器各司其职的过程,像是温度测量要用温度计,湿度测量要用湿度计,风力测量要用风速仪……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如今的气象检测仪器早没有那么简单,其中不但有集成了不同仪器的气象检测系统还有和其他技术联用的先进的气象仪器装备。
 
以台风为例。许多人对于台风的认识比较片面,但是这也客观地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在台风天预防上的成果。不过,客观的来说,台风本身也是一种自然灾害,而台风的生成、移动、变化有和海洋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许多时候无法像陆地上的气象检测那样,提供多样的仪器支持。不过,想要捕获台风信息却也并非难事,工具之一便是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可以理解成气象监测仪器中的“上帝视角”,借助卫星上搭乘的多样化的先进的仪器设备,气象卫星能够同时对陆地或者海洋的气象动态进行监测,也自然可以有效地完成台风的定位以及强度预测工作,帮助我们提前做好台风的防御工作。
 
不过,事实上,即便是目前的气象监测技术,想完全掌握天气的动态依旧是天方夜谭,因此,针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大多还是停留在推算以及灾害预估上。不过得力于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合大数据,对于自然灾害的变化以及发生情况,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测能力,相信未来这项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可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com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4239445号-6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