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遥感等技术在深海探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2020-06-05 420
核心提示:近年来,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开始借助前沿科技来开展海洋科考及深海探测活动。与陆地不同的是,深海地质结构复杂、温度变化大。
近年来,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开始借助前沿科技来开展海洋科考及深海探测活动。与陆地不同的是,深海地质结构复杂、温度变化大。在利用深海潜水艇、科考调查船进行深海科考活动时,如果不借助智能遥感、卫星定位等技术的话,则科考船很有可能迷失方向。

        综合采用GPS、卫星导航、智能遥感、空天地海一体化技术等,正从不同侧面重塑着海洋探测的原有格局。而智能装备的运用,更像一只火把,照亮了深海科考的漆黑角落。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再加上物联网传感设备、水下机器人等“法宝”,深海探测就更加如虎添翼了。



        放眼全球,主要从事极地、海洋与气候方面的研究的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已经开始尝试用机器学习图像分析介入,寻找藏在太平洋海域下的矿产锰结核。他们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综合分析水下机器人回传来的图像,分析出藏有锰结核的海床形态,再推算陌生海域藏有矿产的几率。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下勘探的效率。
        国内胡泊海洋等水环境的监测与治理,同样也离不开大数据、遥感监测等技术。近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环境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采集两千多个水体样品,再结合遥感数据,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红蓝波段比值的估算水体透明度遥感模型,首次实现30米分辨率全国湖泊水体透明度遥感反演(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和反射特性的探测),这也从一定层面上验证了遥感等技术在地理环境监测方面所具备的应用价值。
        深海作为天然基因资源库,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应用开发潜力,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深海生物勘探、深海生物学基础研究、深海微生物资源库规范化建设、生物资源应用潜力评估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多项成果。接下来,加快采用“黑科技”手段探明我国深海自然资源的储量及分布状况,做好海洋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将为我国海洋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更为强大的能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com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4239445号-6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