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采用GPS、卫星导航、智能遥感、空天地海一体化技术等,正从不同侧面重塑着海洋探测的原有格局。而智能装备的运用,更像一只火把,照亮了深海科考的漆黑角落。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再加上物联网传感设备、水下机器人等“法宝”,深海探测就更加如虎添翼了。
国内胡泊海洋等水环境的监测与治理,同样也离不开大数据、遥感监测等技术。近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环境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采集两千多个水体样品,再结合遥感数据,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红蓝波段比值的估算水体透明度遥感模型,首次实现30米分辨率全国湖泊水体透明度遥感反演(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和反射特性的探测),这也从一定层面上验证了遥感等技术在地理环境监测方面所具备的应用价值。
深海作为天然基因资源库,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应用开发潜力,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深海生物勘探、深海生物学基础研究、深海微生物资源库规范化建设、生物资源应用潜力评估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多项成果。接下来,加快采用“黑科技”手段探明我国深海自然资源的储量及分布状况,做好海洋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将为我国海洋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更为强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