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手机APP+一支移动测温仪,通过蓝牙连接就能实现对项目工地进出人员体温检测数据的全程跟踪;把芯片植入安全帽里,就可以定位在场人员,追踪其行动轨迹;利用VR模拟事故源,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提升安全意识……在陕西西安韩家湾安置小区项目上,这样的“智慧”场景随处可见。
作为西安航天基地智慧工地试点项目之一,韩家湾安置项目经过半年的开发和调试,已搭建起安全管理、劳务管理、数字工地等六大板块及互联网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三大系统,并在此次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提速增效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安全管理模块包括人脸识别门禁、塔吊安全管理、深基坑监测三部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对人员进出场进行管理,实现考勤自动化;塔吊安全管理系统是在塔吊上安装塔机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塔吊的工作性能,减少安全隐患;深基坑监测系统利用激光监测仪,实时监控深基坑的沉降和位移,当系统发出预警时,项目部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有效措施。
韩家湾项目负责人贺超说:“工地接入智慧系统后,对施工安全、扬尘污染管控等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比如塔吊吊钩重量超重时,工作人员手机上就会收到预警提醒,大气指数高的话就会自动开启喷淋系统。”
劳务管理板块利用信息采集自动汇总进场工人的年龄、民族、地域分布,进场工人首先进行入场教育,完成三级教育后进行实名制认证和人脸采集,满足多种条件方可刷脸通过闸机。

数字工地板块利用工地宝和植入芯片的安全帽对现场人员进行定位和监视,同时可以进行人员轨迹的追踪,形成人员行走轨迹图。
质量管理板块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质量责任区域的划定,质量问题的检查、整改和回复。同时系统自动分析汇总质量问题的数量、内容和责任单位,明确质量问题薄弱环节,对症下药。

环境管理板块系统会将每天的天气情况、PM2.5对手机端推送。连接环境监测仪,在扬尘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可通过手机端远程控制智能喷淋开启,同时,系统会推送特殊天气的施工建议,自动生成晴雨表。

生产管理板块利用手机APP可对总进度计划和阶段进度计划进行任务分解和派发,各生产负责人根据进度情况进行反馈,生成周报月报,和总计划对比,形成实际进度前锋线,并及时进行进度调整和纠偏。
此外,智慧工地还包括了互联网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建筑平台集成系统、安全体验系统三大系统,通过高清视频监控和无人机全天候动态巡航监控等科技手段,记录现场各区域施工动态,进行全方位有效监督。
“智慧工地聚焦现代化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管理,紧紧围绕人员、机械、环境等关键要素,建立信息智能采集、管理高效协同、数据科学分析、过程智慧预测的施工现场立体化信息网络,保障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等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现场工作人员孙聪说。
下一步,航天基地将继续大力推广智慧工地建设,改变被动管理模式,迈入信息化、精细化管理阶段,真正体现工地建设“安全第一、智慧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理念,努力共创航天基地安全文明生产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