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实现单个生物分子的探测

2020-06-11 09:45790人民网科技
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提出并实验实现了一种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量子传感器的高分辨顺磁共振探测方法,获得了千赫兹(kHz)谱线分辨率的单自旋顺磁共振谱,这种新型方法能够应用于单个生物分子的探测。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电子顺磁共振谱学技术是当代重要的物质科学研究手段,常用来获取分子的动力学、结构等信息。然而受制于不可控的外界噪声的干扰,其谱线分辨率却停留在兆赫兹(MHz)量级,这阻碍了进一步在单分子层面解析结构、局域环境等信息。要想突破当前的谱线分辨率限制,需寻求克服环境噪声的新方法。

除了主动抑制噪声,另一种更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让被测自旋天然地对噪声免疫。在特定磁场等条件下存在着一类特殊自旋态,这些自旋态能够抵抗外界磁场噪声的扰动,电子在这些自旋态之间跃迁产生的谱线就会窄化。这种物理现象广泛存在于离子阱、核磁共振以及磷硅等体系中。

为了观测到谱线窄化,实现高分辨率谱学探测,还需要消除NV传感器自身带来的谱线展宽。科研人员受到核磁共振中关联探测的启发,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零场的顺磁共振关联序列,极大地压制了NV传感器的本征展宽。用此新方法,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成功实现金刚石中单个氮原子电子自旋的窄化跃迁探测,相较传统方法谱线分辨率提升了27倍,达到8.6kHz,这是目前基于金刚石量子传感器微观顺磁共振谱学的最高指标。

这种新型方法能够应用于单个生物分子的探测,得益于谱线分辨率的提升,可以更加精细地分析单分子的结构信息、动力学变化以及局部环境特征等。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疫情状态下全球产业供应链如何披荆斩棘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和蔓延,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相互缠绕,尽管各国政府针对疫情已经采取了相应的举措,但疫情在全球蔓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及新挑战。

0评论2020-06-1877

声学所提出适用于同性环境下的目标检测与距离估计方法
空时自适应检测(Space-time Adaptive Detection,STAD)是以空时联合处理为框架、以目标检测为目的的信号处理技术,与单纯的时域或空域维处理相比,具有更强的目标检测及干扰抑制能力。

0评论2020-06-1880

一文带你了解激光粒度仪
激光粒度仪是通过颗粒的衍射或散射光的空间分布(散射谱)来分析颗粒大小的仪器。

0评论2020-06-1865

仪器仪表,核电站安全运营必不可少
核电站的安全运营却离不开核电仪器仪表的保障。

0评论2020-06-1869

加强衡器专项检查工作 营造公平良好计量好环境
近期,不少地方开展计量专项检查,努力构建公平、诚信、和谐的计量环境,促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0评论2020-06-1855

颜色信息中发掘光谱的魅力
目前红外光谱是物质定性定量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被环保、医疗、科研、教学等多个领域广泛运用。

0评论2020-06-1829

关于征求地方标准《公路货运车辆不停车超限超载检测系统建设与使用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公路货运车辆不停车超限超载检测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为湖南省公路货运车辆不停车超限超载检测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提供技术标准,并作为此类现场施工和业主使用的技术指南。

0评论2020-06-1881

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0评论2020-06-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