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常用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及含量的测定,对水污染治理效果评估存在积极影响。目前,有机物含量检测、组分分析等已经成为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较为常用的几种方法,能够在“数据获取—谱图预处理—数据分析”过程中,有效反映水质有机物情况,为饮水安全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在进行水质监测时,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工作原理主要为:通常情况下,当物质接收到光的照射之后,会吸收一部分入射光。在入射光作用下物质分子由基态进入激发态,即分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在此过程中,产生一定能量差。而这部分能量差可用分子吸收入射光的光子能量表示。与此同时,分子的激发态属于不稳定状态,能够在辐射跃迁、非辐射跃迁作用下返回基态。在分子由基态到激发态,再到基态过程中,会产生荧光。
由于水质监测的复杂性,需要一种检测样本量大,检测限低的方法,而三维荧光光谱法具有信息量大,灵敏度高等特点,因此选择三维荧光光谱法对水中可溶性有机物进行监测。
1.实验部分:
1.1 实验方法:
仪器:日立 F-7100 荧光分光光度计
研究对象:自来水厂净化河水过程中各处理工序的水源
软件:3D SpectAlyze 多变量分析软件
1.2 自来水厂净水工序中三维荧光光谱的测定
使用日立 F-7100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在自来水厂处理工序中采集的各样品进行三维荧光光谱测定。在自来水厂各处理工序分别采集待测水源,经过薄膜滤器过滤后,再进行实验,测试结果如图 1 所示。
(1)自来水厂各处理工序包括(测试样品):
① 原水
② 沉淀、过滤 :去除粘土等混浊成分
③ 臭氧处理 :杀菌、除臭、脱色、分解有机物等
④ 活性炭处理 :吸附去除有机物等
⑤ zui终过滤
(2)测试条件:
激发侧狭缝:5nm
发射侧狭缝:5nm
扫描速度:30,000nm/min
响应:自动
光电倍增管电压:500V
(3)测试结果
图 1 各处理工序的荧光指纹
1.3 PARAFAC 分析
使用 3D SpectAlyze 多变量分析软件,通过 PARAFAC 分析,完成了三种成分(富啡酸、腐殖酸、蛋白质)的谱峰分离。根据各成分 Score 值,计算出各个工序可溶性有机物的成活率,如图 2、图 3 所示。
图 2 通过 PARAFAC 完成每种成分的谱峰分离 图 3 处理工序中各成分的去除效果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沉淀过滤工序去除了大量的富啡酸和腐殖酸,活性炭处理到zui终过滤工序流失了部分蛋白质。
2.结论: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已经成为水质监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分析技术,在提升水质监测质量与效率,保障饮水安全上存在重要影响。其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已经成为备受青睐的分析手段,日立超高扫描速度的荧光分光光度计系列,能够准确快速获取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同时使用日立专用多变量分析软件 3D SpectAlyze 进行数据处理,将在水质监测领域实现快速无损分析。